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内容详情

务实笃行,善为能为:双定镇以“慢不得”的紧迫感推进乡村振兴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05-20 16:32作者:南方影响力

桂风潮.jpg


微信图片_20220517152432_副本.jpg


撰文|华夏影响力、南方影响力总编辑李寒江

近日,地处大山深处的广西南宁市赞鼎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建设项目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顶着南方早来的烈日,脚踩高山热土,三三两两地自由组合后,便认真、积极地干了起来,有帮助平整土地的、有协助清除周围杂草的、有为树苗果苗浇水的,干得热火朝天。

原来,这是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党委书记陈孟春、镇长黄佳妮亲自挂帅,组织镇领导班子以及秀山村党员干部近
50人深入农业生产基地参与劳动的一次特别主题党日活动。

当日,他们在种养基地项目施工现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推动了党史学习成效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

“疫情期间,双定镇党委和政府领导带领那么多党员干部实地走访企业并参与劳动,助力乡村振兴,让我对投资农业有了巨大信心。”广西龙之鹤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宁市赞鼎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赞科激动地说。

双定镇地处南宁市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是南宁市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基地之一。

在全面开启建设的征程中,双定镇党委和政府始终将责任贯穿工作,要求党员干部用党性锤炼品质,时时牢记责任,动员大家经常深入乡镇街道、田间地头、工矿企业,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在调研中凝聚共识,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坚定扛起“落实下去”和“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近年来,双定镇瞄准市场需求,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种植,在振兴乡村产业的同时,为农户带来良好收益,使当地产业发展总体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效益凸显的良好态势。

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背景下,双定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大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认真抓好项目推进,努力做好服务项目和企业的“贴心人”,用好四“字”助推“项目为王”开新局。

与此同时,双定党委和政府还注重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推进乡村振兴。南宁市赞鼎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赞科便是镇里关注和支持的返乡创业的青年党员致富领头人。

覃赞科原来在外创业,经过努力奋斗有所成就,当看到双定镇乡村振兴项目如火如荼后,借此契机回到了家乡,成立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广西龙之鹤投资有限公司,随后又办起了南宁市赞鼎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迈出了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第一步。

这几年时间里,覃赞科在当地镇村的大力支持下,种果、养鸡、养鱼,种养结合一起上,谱写出乡村振兴领跑者的奋进之歌,先后被授予广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广西“农业创业之星”、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秀山村优秀青年等称号。

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大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出现民间投资“冷漠症”情况。但具有责任担当的覃赞科在双定镇党委政府和秀山村委会的关心关怀下,依然投资上马南宁市赞鼎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秀山村龙鹤标准化肉牛养殖基地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是以种(肉)牛产小牛进行养殖育肥生产为主体,种植金花茶、三华李和牧草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生产期初引进优质基础母牛 80 头,建设一个肉牛育肥场,按同期育肥架子牛 300头,年周转育肥三批计算,年可出栏育肥牛 900 头。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目标为畜养 80 头母牛、400 头肉牛,第二期目标为畜养 500 头肉牛。目前,项目工程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基地第一期计划于5月下旬投入使用。

聚力优产业、锻长板,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定会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ABUIABACGAAg8Z7LmgYooIWO-wMwjAY4ngI.jpg